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6688体育app对于城市景观开发项目的
- 6688体育app一个县城的“埃菲尔铁塔
- 市多举措科学防治苗木6688体育病虫害
- 烟台市园林建设养6688体育app护中心
- 6688体育app苗木花卉基地九江(赛阳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shmhgl.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6688体育app一个县城的“埃菲尔铁塔”?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5-22 03:18:24
- 点击:
6688体育列车向西北驶出剑门关,便“不见天日”,不知穿过多少个隧道,冲破秦岭山脉,抵达了甘肃最不像西北的地方——陇南。
这里既是北方,又很像南方。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在此交汇,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长江与黄河在此碰头,于是有了盛名在外的“陇上江南”。
此行终点,是其中一座隐秘的小县城——康县。一行十几人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媒体人们......从不同的远方应约而来,只为一座小县城的困境与挑战“解题”。
在收到来自康县的研讨会邀约时,每个人脑子里都冒出了同样的问题:“这是一座怎样的县城?我能为这座县城做些什么?”
康县体量不大,2023年底常住人口仅15.85万人,对比我国平均每个县域39.92万人的常住人口规模来看,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县城,也是小而美的康养胜地,自然风景、森林氧吧、茶叶木耳盛名在外。目前围绕文旅开发和县城生活提升,进行着一系列更新、建造、艺术/商业营造等。
康县隶属于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区中南部,位于陕甘川 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2967.95平方公里,全县辖21个乡镇 350个行政村,县域耕地面积41.71万亩,2023年底常住人口15.85万人。/ 摄影:SIMON©ZSDC
由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设计的康县人字桥及周边商业街更新 / 摄影:SIMON©ZSDC
中国有1800多个县域,像康县这样不足20万人口的,还有546个,这些县城很多都不为人所知。然而,我国却有约7.48亿常住人口生活在县域,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数据源自《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历经几波建设更新浪潮,乡村与城市正在从“城乡二元对立”,转向到“城乡共振”,“城乡观”迎来了重塑再造。而县城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似乎这两年才刚刚迎来更新的机遇。
由房木生及其团队Farmerson Architects共生建筑设计的康县全域旅游游客集散中心。于在建的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入口区设置游客中心,将山水人文进行整合,以“五大神龙”为理念,构建蛟龙在水(山湖倒影)—见龙在田(乡愁田园)—游龙在山(龙道体系)—青龙在巅(顶峰标志)—飞龙在天(文艺地标)的游览体系。/ 摄影:©共生风景
团队成员:苏亚玲、黄寒国、王坤鹏、修琳、马家乐、严景业、赵云飞、白雪峰、刘芳、刘玉敏、刘欢
由房木生设计,提升了康县城区内部各区域的连通性。/ 摄影:SIMON©ZSDC
与积累了大量建设和发展范式的大城市不同,许多县城存在着建设短板和发展软肋,即便本身拥有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产业特色和旅游资源等某些优势,还面临着文旅开发和人才引进的难题或挑战。
当新一轮城市化更新浪潮席卷到中国县城,显然需要新的方法,然而没有一个县城的更新做法是能够被照搬的。如果每一个县城的更新都是千篇一律地“套模版”,那么县城或将走向的是“消亡”。
在成都拥有1400多年县治史的城厢古镇,1.2平方公里的古镇肌理被修缮更新,保留下一个非常罕见的、浓缩了当代中国城乡变迁轨迹的典型样本。
城厢古镇延续着宋代的龟背制格局,保留着源自宋代、明清时期的大量历史建筑。4街32巷的老城肌理,64处人文院落,6处省级文保单位......这些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底色,在成都乃至全国的古镇中都独具一格。/ 图源网络
在浙江省龙游县,通过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打造的“艺术五公里“,以青年群体作为主力群策创作大地景观、艺术装置,为“小城更新”提供了一种具有生长性的解法。
龙游的山体被竹海遍布,衢江水与灵山江在龙游境内两江交汇,形成了“两江汇一龙”的独特水系风貌。/ 图源网络
在安徽省祁门县,这样具有自然景观、历史积淀与文化脉络有强烈辨识度的县域,正在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与主理人们争相抵达的精神高地,一场更新策规一体及建筑设计国际竞赛正在此展开。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端,黄山西麓,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丰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使得祁门县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核心坐标。/ 图片由祁门县文旅体局提供及摄影:Simon©ZSDC
我们把目光拉回到康县,这座县城正在探索自己的解题思路。此次研讨会既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验收”,也是一次关于未来发展路径的多方“取经”和探讨。数位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和媒体人来到康县,每个人的经验和方法都很不一样,他们在中国许多城市和乡村积淀了非凡的设计案例、实践或观察经验。他们收到共同的题目是:
10年前,建筑师何崴开始了他的乡村建筑设计生涯,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乡建领域的建筑师,他和他创办的三文建筑留下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设计作品,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乡建方法论。在康县的设计更新,可以说是他集过去之大成的一次经验落地,也是基于县域场所的一次新探索。
去年12月底,何崴完成了康县人字桥及周边商业街更新设计的落地,主要更新对象包括:人字桥、水上市场、滨河路、信号塔等。
设计期间多次往返、长期驻扎,对他来说康县早已没有“秘密”,建筑已然落成,关于建筑的“问题”却没有消失。3个月后再次回到现场,何崴在新人字桥上缓步而行,向我们讲述着关于设计中的考量和故事。
更新前,该区域已经具备一定的商业气氛:位于区域北端的水上市场是跨在三官河道上的一个临时建筑,当地人喜欢来此处吃早点;滨河路西侧有一排店铺,是县城内最主要商业街——人民东路店铺的延续,但规模有限;此外,三官河东侧和燕子河南侧还有一些零星商业。它们共同组成了本区域的商业基础,但问题也比较明显,如:人车混行,商业分散、缺乏联系,建筑老旧等。
场地位于康县县城核心区域,距离县政府和市政广场约200米,燕子河和三官河两条水道在此处交汇,合流后向南面流淌。河道汇合处有一座三岔桥,当地人称之为“人字桥”。/ 摄影:SIMON©ZSDC
那是一个又热又热闹的下午,同行的参观队伍穿梭在本地的人群中,过去仅供行人简单快速通行的人字桥,现在变成了一个人气很旺的水上公共空间。
凯文·林奇曾在《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不是为某一个人建造的,而是服务于众多背景、性格、职业、阶层各不相同的人。 ”
我们看到,当地人在桥上支起贩卖美食和小商品的地摊,男女老少在其中游逛、停歇、谈天说地,有的凭栏倚望,有的随地而坐......在这座过去相对缺乏公共空间的县城,桥不再只是桥,而变成了一个流动着风景和惬意的生活剧场。
新廊桥保留了原桥的主体结构,新增建筑加建于桥面之上。廊桥的平面沿原桥走势布局,宽9m,屋顶最高处7.2m,檐口高度3.2m(可以保证消防车的通行),双坡顶。/ 摄影:SIMON©ZSDC
廊桥中部供人通行,也可作为临时市场、休闲演出的场地;座椅位于廊桥两侧,榀架之间,供人休息。值得注意的是,座椅并不只出现在廊桥内部,廊桥的外侧也设置了座椅,很好的满足了不同的观景需要。/ 摄影:SIMON©ZSDC
此情此景,何崴心里松了一口气。“附近的幼儿园放学时时候,家长带着孩子们涌入了人字桥和商业街,我很激动。但实话实说我曾经很担忧,怕老百姓觉得这座桥好是好看,但会不会觉得不好用?”何崴认为,
“建筑在最初可能是个主角,但逐渐地它会退到一个配角的位置,而把这个主角的身份让给使用者。”
位于人字桥一侧的信号塔更新,做法很简单,但效果却很好。信号塔是人字桥区域的制高点,也是康县最高的构筑物之一,超大的体量和工业化的造型和商业街的氛围并不相符。在不影响信号塔工作的情况下6688体育app,通过简单的艺术化处理,让铁塔以艺术装置的形式呈现,也与更新后的商业街、人字桥相呼应。大家笑称,
康县不是巴黎,却拥有了如同埃菲尔铁塔的景观标志物。白天的它反射着阳光,光彩夺目,让城市变得绚烂;夜晚亮起,便成为了城市夜生活的开关,也指引着人们归家的方向。
信号塔所在地是当地居民的重要人行交通节点,图1为白天何崴带领我们考察,他站在信号塔下仰望。/ 摄影:忧忧;SIMON©ZSDC
人字桥和信号塔交相呼应,构成一个充满色彩、艺术感、戏剧性的公共生活场所。一座城市建设并不那么特别的城市,因为建筑师创造出新的“城市意象”,拥有了可识别性和新的印象。越是小城市,越需要自己的个性,越需要被人看见的能力。
不久前,城乡工作者与策展人左靖为何崴策划的一场乡村建筑实践展正式开放,左靖工作室以“容器、酵母、灯塔”为题,对何崴十年乡建作了梳理与提炼。而在康县的实践,正好在乡建的第十个年头落地,何崴的实践场所从乡村进入县城,我们亦能从中看见“时间的力量”,看见从建筑到场所的共通表达。正如在序言中一段何崴自己表述说道,
“建筑应该从「本体思维」中跳脱出来,在乡村社会中发挥更多的复合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建筑是容器,作为物理空间,具有功能,可以承载事件;是酵母,具有触发连锁反应,以点带面,引发村庄的内在改变;也是灯塔,可以作为榜样被学习,可以引领方向,且被更多、更远的人看到。”
如果信号塔作为康县县城更新的一座“灯塔”,从主城的任何一个街道出发,你都能迅速到达它,看见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这里真的很小,小到感觉一小时就能把主城区走完,小到你会觉得,假设生活在这里,路上每个人都是熟人。哪怕是第一次来这里的外地人,也可以迅速规划出自己的“生活半径”。
因为足够小,县城才能形成由人情联络的“小社会”,拥有大城市无法触及的温情和细腻。
从路遥的小说《人生》,到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再到五条人的专辑《县城记》,我们反复在文学和音乐中看到中国县城,看到它细小的温情,也看到在时代洪流中县城与小人物的挣扎。
县城或是哀愁,或是记忆,或是走不出、回不去却离不开的故乡......这些是我们的文学中所擅长的对县城的叙述方式。如今网络上,也流行着对“县城文学”“县城美学”的想象和演绎,更多是年轻一代对过去的怀旧。
然而,我们真的了解县城吗?你愿意回到县城吗?回到县城之后,生活将是与大城市不同的,怎样的县城生活,才能让人想来或留下?
此次康县政府将参与康县更新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以及更多作为观察者的媒体人和更多设计师们汇集在一起,无论是讨论建筑设计,还是地方营造,或是文旅、商业和生活方式打造,本质上是围绕“人如何在县城中更好生活”的根本话题。
从县城外气势磅礴与山水相依的游客集散中心、在建的民宿集群工地,经由沿途有茶马古道及艺术雕塑的公路进入县城,后陆续参观了幼儿园、口袋公园、人字桥及商圈等项目。最后来自不同视角与领域的实践者们聚集在论坛,一起为县城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筑一事作为此次研讨会的论坛主持人之一,和从不同的远方而来的嘉宾们,一同探索展开了关于县城当下与未来的课题。因分享内容体量庞大,以下只做参与康县更新的建筑师与艺术家分享摘录:
“中国县城的建设相对比较同质化,房子盖的样式都差不多,不管南方北方现场建设都非常类似,我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将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的规划和开发。比起建筑好不好看,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怎么用这些建筑来找到他们自己的特色生活,并且能够感染到他人。在设计城关幼儿园的过程中,我尤其注重场地的通达性,以及对不同人群休闲方式对包容性,能够将不同的特色生活节点串联起来。”
“人人都是艺术家,作为设计师,这也是我的定位。我们得不断地去创作,这种创作是基于很多当地的特质,比如康县的山和水去创造。这和装裱画是一样的,正所谓三分画七分裱,设计是把原来就存在的一些山水特质裱出来,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罗丹说世界上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作为设计师实际是在寻找这个美,通过设计把真正的生活中的美发现出来。在康县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中,我很注重对人文、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烟火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挖掘。”
“康县生态在甘肃地区是非常好的,唯一处于嘉陵江流域的甘肃片区,是最能体现甘肃绿水青山的地方。我们在其中参与了青龙山「龙道」的概念方案落地,龙道海拔非常高在2000-2200米之间,设计过程是采取架空形式,原则是不破坏我们的生态,克服了很多困难。针对康县文旅的打造建议,我以重庆的轻轨穿楼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带动文旅的案例,并不是建筑师而是结构工程师的设计。因为我认为艺术的来源是很多源的,未来康县文旅可以有很多结合在地元素的机会。”
“我把照明设计改成照明策划,是因为照明的逻辑是让城市空间在时间上得到延展。延展的这部分空间用来为人们提供不同的功能6688体育app,这使照明设计变得有意义。作为商业街,照明设计是为了营造更适合商业经营的光环境。五年前有一组「去哪儿网」的调查数据,提到60%的快消都集中在晚上,因此照明不只是解决美的问题,而是首先要考虑、解决人工光环境对人行为影响的问题。至于美和实用,是照明设计中要去平衡的关系。”
“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调色盒,不要有固定的概念,也不要有固定的色块和明暗,一定要装得下自己的山和水、人文。艺术的参与,一定是跟土地发生关系的,是跟土地的合作,而不是扮演入侵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一定是到康县山里走一走,去喝点酒、喝点酸汤,到阳坝河里去游泳,这样子去感受康县,可能才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提供更好的建议。就我在康县的艺术创作来说,我的作品在生长,康县在生长,小朋友和一些摆摊的人都在和作品发生关系,都在一起成长,我相信未来的康县会散发出一种不一样的,真正把空间美术馆做成跟人类发生关系的一个向往之地。”
对我来说,在康县的两天考察和研讨会,更像是一次学习的历程。有这么多不同身份和经验的实践者们,和具体深入县城发展的规划者、管理者们一起,专注地讨论中国县城6688体育app,更难得的是,能结合真实的康县更新进行探讨,而非纸上谈兵。
这样一次对话,更是一座县城想要改变,想要发展,想要被更多人看见,也愿意真诚倾听多方建议和经验的一次真诚尝试。当我们看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小地方,用个体的力量让小地方变得更有趣、有活力的同时,小地方也在主动探索机会,拥抱回归的孩子们。或许我们不必担心,“回去了,然后呢?”带来改变的只需要一些人的勇敢和来自地方的双向奔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